欢迎访问陕西建协建设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技能测评 > 引领装配式发展方向 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

引领装配式发展方向 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

发表时间:2021-03-11 阅读次数: 来源:中国建设报

“在之前的工地,一天下来鞋子裤脚基本满是灰土,工作强度也很大;现在不仅没有以前那么累,人也更精神干净了,下班还能腾出精力到夜校充充电哩!” 站在建筑工地上,22岁的黄梦诚眼前的景象和从前大不一样。

作为江苏省装配式住宅的试点项目,中建二局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A28地块6栋单体主体结构预制率达到32%,装配率达67%,内隔墙、厨房、卫生间、栏杆装配率100%,6栋主楼户型统一,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工作得更有尊严

与过去的建筑工地不同,这里很难再见“遍地是钉子、木方、模板”的景象,采用装配式建筑后,许多材料都是工厂直接生产好的预制构件,然后运到工地上进行组装拼接。

以前施工时因为材料堆积和机器作业,会造成噪音和空气污染。装配式建筑的出现,让黄梦诚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对我们工人来说,再也不是一味地埋头干活。”现在,工人们要先看懂图纸,还要结合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学习新的知识。

样板先行

像黄梦诚这样的吊装工种,要先了解相关构件的功能、原理和安装方式,经过公司的培训“热身”,才能被批准上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首个装配式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经理苏宪新告诉记者:“工作室建立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人培训计划,起草了一整套工艺培训资料,以实体样板、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工人看得明白、干得明白。”

公司还成立了新型产业化建筑工人夜校,安排项目技术带头人轮流走上讲台,讲授自己最“拿手”的新技术、新经验;邀请专业技术院校老师“手把手”指导教学。正式上岗前,工人要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实操,考核合格后,才能顺利“出师”,领取“上岗证”。

岗位能力的升级,让工人们不再只是停留于简单的现场砌筑、抹灰、钢筋绑扎等等,而是真正拥有技术“硬实力”。如今,项目已培养各岗位装配式建筑工人310人,系统完善的培训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让工友们实现了从农民工到新型“产业工人”的“飞跃”。

创新引领

培养具备基本技术素质的“建设者”并不是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的目标。让一线产业工人参与创新创效,转变为“工匠人才”,是他们的奋斗方向。

目前,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已成立以装配式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创新工作室,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宪新为技术带头人,工作室成员50余人。

目前该工作室研究的《住宅产业化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综合施工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被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被评为中国施工企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创新成果在全国各地推广运用,其中,《南京市统筹建设保障房项目创精品工程作业指导图册》中,超45%的做法均出自于工作室这群工匠人才的集体智慧。十余位德才兼备的青年骨干脱颖而出,在各项专业竞赛中崭露头角。

去年,该工作室荣获全国首批示范性劳模工匠和创新人才工作室,成为国内装配式产业首个荣获该项殊荣的创新工作室。

“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用工量50%以上,促进了建筑业的变革。”在苏宪新看来,这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要引领传统的建筑工人向产业化工人转变。


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申明 联系我们

建设领域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平台 
工信部备案号:陕ICP备2021011767号